動植物基因組重測序
對已知(zhi)基(ji)因組序(xu)列的(de)物種(zhong)進(jin)行高(gao)通(tong)量(liang)測序,獲(huo)得大(da)量可(ke)遺傳的變(bian)異信息(xi),實現遺傳(chuan)進化分(fen)析及重要性狀(zhuang)候選(xuan)基因的預(yu)測。
變異檢測
對(dui)已(yi)知基因(yin)組(zu)序列的物種進行(xing)不同個(ge)體的基因組測序,在全基因組水(shui)平(ping)上(shang)發現(xian)不(bu)同個體(ti)或(huo)組織(zhi)細(xi)胞之間的差(cha)異(yi)信(xin)息,從而獲得生物群(qun)體的遺傳特(te)征(zheng)。
群體進化
通過(guo)獲得(de)某(mou)物種自然(ran)群體各(ge)亞(ya)群的SNP、InDel等(deng)變異信息,解(jie)析群體的遺傳多樣性(xing)、遺傳結構、群體進化動態(tai)等生(sheng)物學問題,從分子層麵(mian)深(shen)入研究(jiu)該物種的進化(hua)曆程。
全基因組關聯分析
利(li)用基因組中大量的SNP和SV為(wei)分子遺傳標(biao)記,進行全(quan)基因組水平上的對照分析(xi)或相關性分析,通過比(bi)較(jiao)發(fa)現影(ying)響複(fu)雜(za)性狀的基因變異的一(yi)種策略(lve)。
BSA性狀定位
通過在(zai)群體中挑選極端(duan)或代表(biao)性性狀的個體組成混池(chi),研(yan)究混池之間(jian)等位基因/分子標記(ji)頻(pin)率的差異,進行性狀相關定位。
指紋圖譜
通過SNP標記觀(guan)察樣品中(zhong)DNA的獨(du)特的模(mo)式來識(shi)別個體的方法(fa),可提(ti)供(gong)豐(feng)富(fu)的個體特異性遺傳標記,對於品種鑒定(ding)與(yu)知識產(chan)權的保護、品(pin)種親緣關係和分類(lei)研究具有重(zhong)要意義。
核心種質
采(cai)用(yong)一定方法,從(cong)保(bao)存(cun)的種質資源中抽取一個核心子集(ji),以較少的遺(yi)傳資(zi)源樣(yang)本量最大限度地保存代表整個資源群體的遺傳多(duo)樣性,同時(shi)代表了(le)整(zheng)個群體的地(di)理分布(bu)。
文章案例

G基因的鑒定
全基因組關聯分析(GWAS)揭示不同科作物馴化中存在基因平行選擇
作物(wu)馴化是(shi)現代(dai)農(nong)業的起(qi)源(yuan),同作(zuo)物在從野(ye)生種到栽(zai)培種的馴(xun)化過程(cheng)中,一些農藝(yi)性狀表現出(chu)趨(qu)同(tong)馴化的現象(xiang),控製這些(xie)性狀的基因是否在不同物種馴化中受到(dao)平行選擇一直是進化研究的重要科學命題。基於(yu)此,芭乐app下载污免费下载基因助(zhu)力(li)中國科(ke)學院(yuan)遺傳與發育(yu)生物學研究所(suo),美國(guo)喬(qiao)治(zhi)亞大學等處的研究人(ren)員通過全基因組重測序進行了一項(xiang)研究,研究人員通過對不同的大豆種質(zhi)資源進行全基因組重測(ce)序與全基因組關(guan)聯分析,鑒(jian)定到一個控(kong)製大豆(dou)種皮(pi)綠(lv)色的G基因,該(gai)基因在大豆馴化過程中受到選擇,且與大豆種子休(xiu)眠減弱(ruo)相(xiang)關。進一步研究發現,G蛋(dan)白可能通過與調(diao)控植(zhi)物休眠激素(su)脫落(luo)酸(suan)(ABA)合(he)成(cheng)蛋白(bai)NCED3、PSY相互作用,調節(jie)ABA在種子中的積累(lei),從而(er)影響(xiang)種子休眠。該基因被(bei)發現在多個科作物馴化中受(shou)到平行選擇的基因,這(zhe)對於新(xin)物種的馴化具(ju)有重要(yao)指(zhi)導意(yi)義(yi)。
參考文獻(xian):Wang Min, Li Wenzhen, Fang Chao et al. Parallel selection on a dormancy gene during domestication of crops from multiple families[J]. Nat Genet, 2018, 50: 1435-1441.